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月份CPI上涨0.5%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1月份CPI上涨0.5%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4%,对此你怎么看
1月份CPI同比上涨5.4%,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值,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物价飞涨的事实,也对未来可能的货币宽松空间进行了挤压。
不过这里面有几方面的东西值得注意,第一方面是cpI上涨5.4%,但是ppi同比只上涨了0.1%,就意味着工业品价格仍然受着下行压力,这样的0.1%的上涨已经是在去年年底的财政和货币双重刺激之下带来的复苏了,那么随着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影响,ppi可能继续承压,未来一个月会重新回到0这个数值,也就是说复苏的苗头还很弱。
第二方面来说,Cpi的上涨更多来自于食品价格的推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次食品价格的上涨,更多与历史同期的春节假期期间价格上涨趋同,受到非假期因素影响的程度并不大。因此在春节假期过去之后,可以预见未来食品价格会有回落。
第三方面来说,在CPI的非食品价格当中可以看到,公共卫生事件对于价格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与食品价格共同构成了这一次cpI上涨的主要原因。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可以认为这一次cpI的上涨更多来自于季节因素以及偶然性因素,在时间过去之后价格会有回落,所以可以认为CPI的上涨可能是全年的最高数值了,2月份和3月份会出现明显的回落。
另外即便是CPI出现回升,面对国内中小企业经营的压力以及ppi走软的事实,未来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还有可能实施。
统计局:1月份CPI同比上涨5.4% 环比上涨1.4%,还会继续降息吗
Cpi同比上涨了5.4,到底会不会降息?我觉得还真不是特别一定。
不过这一次的CPI同比上涨的原因是因为整体的物价上涨。虽然国家已在控制物价的上涨,但是说实话还是有部分的物价开始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上涨,不过这种程度的上涨是特殊时期的一种上涨,我觉得未来这种情况cpI上涨了还是会降息的。…
因为cpI的生产值反应是一个月的,如果是2月份,应该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在3月份的时候,cPI就会下降起来,而且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而且我们国家明确检调在立足之下降息,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看出来,CPI它并不是一个真实的cpI。我们又不是非得要看着cpI才能加息,不能降息。
虽然CPI有明显的上升,但是我依然认为未来的降息还是可能存在的。
首先必须要说,这一次cpI受到了春节周期的影响,以及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的升温影响,产生了明显的上涨,但是相比之下ppi的上涨幅度相对有限,可以说经济仍然在底部,刚刚复苏的苗头被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抑制住了。
所以说未来的降息可能仍将持续,这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需求,首先是现在的经济虽然有复苏的苗头,但是复苏被卫生时间的爆发所抑制住了,而且苗头本身还不太稳定,因此需要持续的货币政策予以支持,虽然说这一次的cpI比较高,但是未来可能会随着卫生事件的退潮以及春节季节性调整的消化而回落,这样降息也就重新获得了空间。
另一方面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很多企业推迟复工,包括出口企业的订单被撤销,都对经济产生了二次冲击,这些企业的现金流受到了挑战,为了让这些企业补上断裂的资金链,很可能会进一步调整融资成本来挽救经济的颓势,这样降息也可能成为其中的一环。
所以最重要的是大家要看到cpI的上涨,只是短期的长期来看CPI仍然有回落的可能性,并且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降息仍然非常重要,未来的降息可能性还是很大。
一月份的CPI上涨5.4%,达到近期的一个高点。按照此前计算,一季度将是CPI上涨情况将是本次上涨的至高点。再往后上涨幅度大概率就是下降了,但是由于这次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后续的CPI是否下降,还有一定不确定性。
所以说CPI上涨将使得降息的可能性在下降。但我认为,降息的可能性即使下降之后概率还是很大的。
这里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全球经济处于下行区间。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欧洲、日本都已是负利率。而中国的利率在这些大经济体中属于比较高的水平,而且近半年来下降不多。未来可下降的操作空间比较大。
第二个是这次公共卫生事件之后,我国稳增长、稳就业的压力增大,需要积极的货币政策来支撑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2020年保六的压力很大,尤其春节之后,大量企业延长假期复工时间推迟,这需要放水来支持。
第三个是CPI未来上涨幅度大概率会下降。这次CPI的上涨,主要因素是受非洲猪瘟影响,二师兄价格上涨,带动了食品价格指数上涨。二师兄的养殖周期已到,新的猪仔即将出栏。将会大大缓解当前的猪肉价格的紧张形势。
综上,CPI虽然上涨,但是大概率第二季度和下半年上长的趋势会有所缓解。降息是大概率事件,不会受到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月份CPI上涨0.5%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月份CPI上涨0.5%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